在消費電子領域,作為日本企業的兩個標桿索尼和松下都正在調整自己的戰略格局,但卻分別為兩個方向,一個向東,另一個則要向西。目前,松下是以鋰離子電池為中心開展商用業務,而天下第一款商用索尼鋰電池的所有者則是以視聽電子來復興電子業務。 在消費電子領域,日本電子帝國受到了來自全球的圍攻,從企業面上來看有蘋果與三星,從區域面上來看有大陸與臺灣,從國際環境上看有天災與人禍,如地震及釣魚島之爭。在險惡的競爭環境面前,索尼與松下選擇了“業務”瘦身以渡過困難時期。 索尼轉讓了中小液晶面板業務、出售了化學業務,而松下也停止了等離子面板業務,撤出了日本智能手機市場。它們還變賣“家產”,索尼出讓了美國總部大樓,松下也相繼轉手了在東京的大廈和三洋總部大樓。目前,兩者經過長達兩年的戰略調整,都分別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在鞏固松下鋰電池業務的基礎上,公司向商用領域拓展,主要通過與汽車、航空等產業合作伙伴聯手開發的方式,實現“跨界”發展。而索尼手執索尼影視、索尼音樂兩張內容“王牌”,繼續高擎消費電子的大旗,以完成其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 今年以來,日元貶值、資產轉售,加上主營業務改善,使日本電子業出現復蘇跡象。索尼2012財年和2013財年第一季均扭虧為盈,松下2013財年上半年也實現扭虧,并創下史上最好的凈利潤水平。但在外界競爭壓力并無緩解的情況下,日本電子帝國的復蘇之路還需要走下去,例如,三星鋰電池在出貨量上位居第一的位置似乎無人能憾。
|